性能VS品质——游戏研发的鱼和熊掌如何兼得?

安卓在线 | 网络整理 | 2022-07-12 19:48

如今,有很多中小游戏研发团队都在感慨:“市场变化太快”、“精准定位产品太困难”。

一方面,玩家对画面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就算是手游,也在不断向端游和主机游戏的标准靠拢,做得太保守很难形成竞争力。

但是另一方面,又不能把目标定得太激进。如果优化做得太差,导致大部分玩家的设备都无法流畅运行,后果依然是灾难性的。

在规模庞大、工业化完善的游戏大厂,往往有着专业的团队负责评估;在多年的沉淀中,也形成了一整套性能优化方法论。但是对中小团队而言,性能优化和项目定位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。

中小团队应该怎样在立项初期进行精准定位?

如何平衡游戏的性能优化和对品质的追求?

为什么技术美术对如今的游戏研发至关重要?

为解答这些问题,我们邀请了客户端性能优化领域的专家Leonn,以及专精shading和pipline领域的技术美术专家Joshua进行答疑解惑。

平衡性能和优化,立项时应该怎么做?

Joshua:对立项来说,不同阶段的性能指标是具有差异性的,不同时期的侧重点和上下游配合默契程度是不同的。

如果在美术风格探索前期,美术同学也暂时无法使用符合标准的规格制作足够优秀的资产,那么就应该适当放开性能基线,助力项目探索和定调美术风格。

而在量产阶段,项目应该按照上线标准快速产出资源,性能必须逐步收敛到正式的性能基线上。

在项目中后期,可能产品会对一些玩法和机制产生修改,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做到各个模块的灵活适度。

  性能VS品质——游戏研发的鱼和熊掌如何兼得?

Leonn:对于性能和品质的平衡,我认为最关键是要做好预期。以我现在负责的《黎明觉醒》为例,最初的时候美术和策划都想要做画面表现力最厉害的产品;而程序和测试则需要保证产品符合TDR标准,于是我们就可以明确性能优化的天平两侧:一个是性能底线,一个是品质极限。

  性能VS品质——游戏研发的鱼和熊掌如何兼得?

在性能底线方面,我们需要预估上线时各个档位机型的市占比、需要适配哪些平台、每个平台最低要适配哪些机器。

在品质极限方面,关键就是要团队不同分工的成员一起脑暴。我作为开发,往往会在这个环节说明各个档位机型一般能干什么,这样大家就能在不至于偏离现实太多的情况下进行讨论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